
簡介:原名王長根,又名王石畊,1922年出生于宜興一個紫砂世家,其父是清末民初紫砂壺制作大家、“民國七藝人”之一的王寅春。王石耕子承父業,從小就跟父親學藝制壺。在其父嚴格要求下,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秉承乃父... 【詳情】
|


王石耕,又名王石畊。紫砂七老王寅春之子。
六方提梁因壺似六方柱形而得名,六方使壺體更顯端莊大氣。在造型上似有方方正正之感,卻能讓線條更加俊朗有力,增加壺體的力量之美。三彎流的壺嘴使得出水不斷流,六方的造型與壺身呼應。提梁把更是剛正不阿,為整壺增添美感,長拱形的壺鈕也十分精致。壺身六面均有刻繪,前后呼應。正面刻唐代詩人盧仝所做的的七言古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重點的一部分《七碗茶》“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反面繪勁竹兩三枝,此中美妙意境令人油然向往。
其他作品拍賣:
2018年12月22日上海嘉禾(上海)王石耕制譚泉海刻六六大順壺成交價126.50萬
2018年06月25日上海嘉禾(上海)云水藏龍成交價92.00萬
2018年09月14日北京榮寶(北京)九件希菊套組成交價57.50萬
六方提梁因壺似六方柱形而得名,六方使壺體更顯端莊大氣。在造型上似有方方正正之感,卻能讓線條更加俊朗有力,增加壺體的力量之美。三彎流的壺嘴使得出水不斷流,六方的造型與壺身呼應。提梁把更是剛正不阿,為整壺增添美感,長拱形的壺鈕也十分精致。壺身六面均有刻繪,前后呼應。正面刻唐代詩人盧仝所做的的七言古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重點的一部分《七碗茶》“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反面繪勁竹兩三枝,此中美妙意境令人油然向往。
其他作品拍賣:
2018年12月22日上海嘉禾(上海)王石耕制譚泉海刻六六大順壺成交價126.50萬
2018年06月25日上海嘉禾(上海)云水藏龍成交價92.00萬
2018年09月14日北京榮寶(北京)九件希菊套組成交價57.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