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蠡河悠悠水長流,一方水土一方人,走在蜀山腳下,蠡河岸邊的青石板路,那悠悠歲月感總是猝不及防的觸動每個紫砂人的內心,那是紫砂藝術的發祥地,大師們的搖籃,也是我們每個紫砂后來者的夢想之地。邵莉老師在創作這件作品時,懷著對蠡河的敬意、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以紫砂方器的形式去訴說歲月流深。
壺身呈四方梯形,切面干凈,棱角分明,端莊周正。流把前呼后應,瀟灑暢逸,明快大方。壺肩以工具雕塑出波紋玉帶的效果,陰陽結合,虛實相生,極富有藝術美感。扁平壺蓋與壺口配合嚴密,分毫不差,展現了點線面的結合,中心置四方造型的橋鈕,橋面亦以波紋裝飾,上下呼應,協調一致。在燈光之下,整器內蘊五色華光,尤其是波紋玉帶的光影效果,若隱若現,猶如波光粼粼的水面,又如隨風飄舞的錦綢,讓人如臨其境,信步蠡河橋,望蠡河水清波微瀾,清風拂面,心靈澄澈,不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醉心于一片安逸美好之中。
整器四方,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透出一種幽然的古韻,充滿了濃濃的年代感。
壓蓋四方,與壺口吻合嚴密。方直嘴,昂然向上。方把曲折有節,剛勁有力。壺身以波浪紋為飾,一曲一直,剛柔并濟,正面銘“蠡河悠悠水長流,一方水土一方人”;反面繪小橋流水人家,江南詩意濃郁。
作品以原礦紫泥摶制而成,色調古樸華美,古雅不凡,工藝精湛,賞藏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