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窯溫下極品老紫泥的表現
喜歡紫砂壺,除了喜歡它的實用性和收藏性外,更多的是對它千變萬化的泥料很感興趣,同種泥料,不同窯溫,就會有著屬于它自己本身的那份不同的味道。今天小??蓭Т蠹乙煌纯床煌G溫下極品老紫泥的表現哦!
拿杭杰老師家中的老紫泥舉例:
這是杭老師的妻子,吳亞敏老師的代表作品——《清風和影》,杭老師透露,這是吳亞敏老師為2018年秋季的江蘇觀宇藝術品拍賣特別制作的,整壺粗而不流于俗,細而不流于媚,頗有清曠超凡之遠韻。
吳亞敏老師,1992年開始從藝,在家做了十一年的水平壺,基本功極深,2003年跟隨原一廠帶班老師王聯芳學習最傳統(tǒng)的全手工制壺,歷時五年后一直從事全手工制壺至今。
2017年,吳亞敏成為實力派名家袁小強入室弟子。袁小強研藝經年,博極藝源、精勤不倦,為師嚴格,“袁門”紫砂名震江湖。在袁小強的指導下,吳亞敏對紫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她在光器、花器、提梁、方器、絞泥等方面均有涉獵,尤以花器見長,她的作品選料上乘、做工細致精道,風格古樸自然、文藝十足,頗受壺友青睞。
【清風和影】一壺呢,在2018年的時候,曾拍出了43,700元的高價,作為拍賣會的同款作品,吳亞敏老師此次出了一大一小兩款,細心的壺友可能也發(fā)現了,兩壺的色澤不一,其實是制壺的泥料都是杭杰老師家中藏有40余年的黃龍山臺西礦區(qū)的深井老紫泥制作而成,只因燒成的窯溫不同,便呈現出了一個偏紅一個偏紫的色澤,整體都給人以古樸端莊,溫和典雅之感。
老紫泥40目的全砂顆粒,使得此壺稍加泡養(yǎng)即顯油脂般光澤,透氣性佳,養(yǎng)成后更顯高貴迷人,堪稱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也。
單件入手可賞可藏,當然做對壺也很不錯哦!
不知,你喜歡哪個色澤的老紫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