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器魔法師王月玲,作品《四方石瓢》賞析
紫砂壺的造型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總在方圓之間。紫砂壺藝師們結合自身的藝術修養、審美觀念,不斷增添紫砂壺新的藝術生命力,將裝飾手段靈活運用于紫砂茶壺,讓人們在視覺上感受美的同時,越發從內心深處體會到紫砂藝術的博大精深。
王月玲老師,青年新秀陶藝家,猶擅方器制作。紫砂方器在很多壺藝師眼中是非常繁難的器型,“一方抵十圓”,王月玲卻沉浸其中樂此不疲。作為省名人、高工袁國強的入室弟子,王月玲勤奮好學、藝求精進;在練就扎實基本功、繼承傳統方器制作的基礎上,經常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將方器與圓器、筋紋、提梁等多種器型相結合,為傳統方器增添了新鮮蓬勃的生命力。
這款《四方石瓢》是王月玲老師的新作,將四方壺與石瓢壺巧妙地結合起來,兼具方器的張力與石瓢的骨感,勁柔相生、持重古樸。
四方壺身由四個梯形拼接,上窄下寬。線條圓融而清晰,似方卻又渾圓,切面干凈、手法利落。每個角都處理得圓潤飽滿,既保留了傳統石瓢壺的功力,又體現出方器的穩重大方。
壺流、嘴、把及至橋鈕均采用四方造型,簡潔利索、比例恰當。直流短嘴、彩虹橋鈕,延用了經典石瓢壺的特征;壺把輪廓則改三角為略方,與壺身渾然一體。四方釘足穩穩托起壺身,雋永和諧。
壺身銘刻“心靜茶至、道現其中”,意指茶易將人導入禪境,茶性清涼可滌體內沉濁,茶味枯淡可去名利之欲、可息奔競之心。其妙味佳境,唯宜心領,實難言傳。
反面繪幾只蝦,濃墨重彩刻蝦身,細筆傳神寫須爪,靈動活潑、栩栩如生。蝦身佩玉甲皆可窺,寓意做人坦誠透明,與銘文、茶韻皆相輔相成。
四方石瓢壺不是傳統器型,能夠將每個環節拼湊得如此協調,其功力深厚自不必言。王月玲老師曾獲得景舟杯大賽初級組銅獎,藝術上亦常受袁國強恩師、研高何道洪指導,是非常有潛力的青年實力派方器女強人。她的作品線條流暢、點線面挺闊,氣韻清靈、意向飄逸,深得壺友藏家喜愛。
王月玲深諳藝無止境,她工作后曾在南京經貿學院藝術系、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函授學習深造,努力提高工藝技巧和理論儲備,厚積薄發,不斷為紫砂創作積淀新的、豐富的知識。近幾年,受宜興陶協的委派,先后在廣州、杭州、上海、青島等地作現揚操作表演,引得多家媒體相繼報道,獲得好評無數。
部分榮譽
2012年創作的《方三壺》被無錫博物院永久收藏
2013年在第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集思壺》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4年創作的《四方筆筒》被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5年創作的《斧方提梁》獲百年景舟杯手工大賽初級組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