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匠李昌鴻《和合蓮子》
萬物相諧
詳和而融合
是儒家“和”精神的體現
以傳統“和合”文化為靈感
將古典哲學、佛學、儒學思想
融入壺藝創作
使作品從泥料壺型刻繪乃至氣韻
皆流露出陶情濾境的禪意
壺身如菩提
裹于蓮瓣之中
既有佛門蓮座之形
又有“步步生蓮”之意
梵香引幽步
酌茗開凈筵
壺流胥出極為自然
似從壺體輕輕拉扯而出
過渡圓融和緩
看似無意鋪陳的線條
卻含無限張力及“和”意
壺身繪有老僧
端坐于蒲團之上
焚香烹茶
垂手靜思、直覺頓悟
“茶禪一味”
于美學意境上亦和而合一
滔滔不持戒
兀兀不坐禪
釅茶三兩碗
意在清云間
持壺品清茶
體會空靈澄澈、物我兩忘之境
盡得茶禪之妙也
李昌鴻
國家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師從紫砂泰斗顧景舟
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1937年出生于宜興丁蜀鎮,1955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工藝學習班,師從顧景舟大師習藝,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紫砂藝徒、也是紫砂工藝的首屆接班人。1958年受聘紫砂工藝廠技術輔導、車間主任、技術科長、副廠長、總工藝美術師,1993年任宜興鴻成陶藝有限公司董事長,2004年任宜興昌華陶藝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昌鴻醉心于紫砂文化,深諳“中庸之為德也”等儒家文化,并將其融入到紫砂創作,追求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的境界,作為中庸之道的具體呈現形式之一。他的作品造型素心樸雅,肌理溫潤如玉,色澤古雅淳厚,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他少時習字、長而學畫,在幼年時期便積累了豐厚的文化素養。作為紫砂“文人派”的代表人物,李昌鴻把陶藝、書法、繪畫、篆刻、冶印等藝術融于紫砂,將物象精神和形態美有機融合,在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創新突破,在民族的儒、釋、道等文化中發掘與時代合拍的內容來指導和豐富創作,正因如此,他的作品線條簡潔、端莊,寫意而又工整,充滿了文化之韻,含蓄之美。
李昌鴻大師如今已82歲高齡,是當之無愧的制壺泰斗。他傾注全部心血鉆研“文人壺”,把現代的文化注入紫砂壺中,使作品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獨特個性的李氏風格。他始終記得恩師顧景舟的話:“別看紫砂單純,它可博大精深,你們這一輩人要好好學習、研究,做點紫砂文章,從‘匠’中擺脫出來。”
天賦神物,蠡河里裝滿砂壺船只的櫓槳聲里,有斑斕輝煌的藝術殿堂,也有歲月積淀下的睿智與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