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明《六方雪華》:瑞雪兆豐年
顧景舟大師原創壺型代表作
四兩撥千斤
以雪花之輕
展現乾坤之重
輕盈如羽
雪花片片墜落疊加
由蹱至頂
九個六邊形層層而上
角線貫通、分毫不差
壺型線條上密下疏
線面上小下大
對比鮮明
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壺流、壺把、壺鈕
皆由不同大小的六邊線面融合
諧六方之韻
點雪花之題
起舞靈動
方雅雋秀而不失靈氣
觀今懷古
江山遼闊蒼遠于胸襟
意境相諧
《六方雪華》初為顧景舟大師于上世紀70年代后期創作,其時顧老歷盡“文革”滄桑,心態仍然保持平和、愉快。撫今思昔,心潮澎湃。


作者在陶刻裝飾時,為烘托出與壺相諧的“古”意、“老”味,銘文用兩種字體鐫刻“觀今懷古”,刻繪江山畫卷一幅,遠山蒼茫、近樹蔥籠,中有江河遼闊、帆影點點;撫之品之,思古之情頓生。在布局上銘文與刻繪各占兩面,安排合理、比例勻稱。
工藝精湛
紫砂方器制作遠難于圓器。六方形器雖為方器,亦有變化。吳永明老師的《六方雪華》全手成型,采用傳統的手工鑲接法,造型難度大,氣度飽滿、挺拔有力,獨一無二。
與圓壺相比,方器口蓋的變形要大得多;因壺口較容易變形,力量控制較難維持,要想成品口蓋緊密又平整,無論是制作還是焙燒對壺藝師技藝水平要求都很高。這款《六方雪華》壺蓋可任意調換角度,與壺口配合嚴密,展現了點線面的最佳組合。
文革紫泥
文化大革命時期常見泥料
由黃龍山原礦紫泥提煉而成
典雅樸拙、雋永耐看
充滿明季廟堂之氣
《六方雪華》創于文化大革命后期,作者采用文革紫泥為原料,既貼合主題、向大師致敬,又極富年代感。
吳永明
國家工藝美術師
十佳青年陶藝家
全手工制陶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著名金石書畫篆刻家查元康弟子
宜興書法院特聘書法家
宜興市丁蜀中等專業學院紫砂陶藝高級講師
1975年出生于陶藝世家,畢業于江蘇省輕工業陶瓷學院。受著名書法家陸修伯指導,書畫基礎較好。1996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學習制壺技術,擅長陶刻。藝求精進,又與著名金石書畫篆刻家查元康結緣,拜入其門下為弟子。2000年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從事紫砂壺的設計與制作。
高起點、嚴要求、勤鉆研,加之多位名師指點,入行十多年來吳永明名聲鵲起,成為陶都新一代知名的制壺與陶刻藝人。壺藝作品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注重整體搭配,線條流暢、氣韻生動。
在壺藝裝飾上以陶刻為主,刀法多變,注重書畫韻味、注重整體搭配,作品融陶藝、書畫、金石等多種藝術于一體,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與濃郁的文化氣息。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使眾多玩壺者愛不釋手。
部分榮譽
2009年《陶刻對瓶》入展宜興市書法家協會首屆藝術作品展
2010年《子冶石瓢》被中國紫砂博物館收藏,《福祿》壺被江西工藝美術館收藏,《不爭》壺在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舉辦的首屆藍絲羽杯“新敦煌”工藝品大賽中榮獲金獎
2011年《大玉乳刻繪壺》榮獲“湘西首屆文人壺畫藝術交流展”金獎,《美人肩》被無錫博物館收藏,《梅竹雙青》壺在“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2012年《掇只》被安徽博物館收藏,《平湖秋月》壺在“中國濰坊第五屆文化藝術展示評比”中榮獲金獎,《舍得》壺在“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2016年《四方華樽》獲江蘇宜興全手工制陶大賽一等獎,宜興市第二屆法治文化陶刻作品展一等獎,宜興市 第二屆“創新成就經典”紫砂創新作品大賽金獎
2017年獲“陶都宜興優秀青年陶藝家”稱號
2018年《宜春花瓶(陶刻)獲全手工制陶大賽二等獎,在第三屆全國陶瓷職業技能競賽江蘇選拔賽中獲“江蘇省技術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