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棠:紫砂良工出宗師
紫砂鑄就精彩,藝德傳承徐門。而今已80多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從其祖輩、父輩手中傳承了紫砂技藝,又深得“壺藝泰斗”顧景舟真傳,將一手壺藝絕活傳至徐門后兩代,被人譽為“紫砂良工出徐門”。富有藝術天才的徐漢棠,功底扎實,善復制傳統產品,也精于創新,工藝造型獨具匠心,以冰紋裝飾見長,其代表作“古獸窺今壺”、“四方冰裂壺”、“四方藏園”、“三代同堂壺”等作品似冰如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作品被國內外多家著名博物館收藏。他還尤善制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跡,均稱“漢棠盆”,多為上海盆栽界珍藏。
徐漢棠先生工作室“自樂軒”四周的紅木架上,陳列著他收藏的明清至當代壺藝大家以及大師本人約上百把各種造型的紫砂珍品。所珍藏的紫砂壺,質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只見那“漢棠石瓢壺”,泥質肌理如同嬰兒皮膚,似冰如玉,光鮮錚亮,古樸典雅。線、面轉折過渡恰到好處,圓潤有力度,造型變化方中有圓,圓中寓方。“形、神、氣、態”,各有風韻。無怪乎海內外有人評價:“他的作品,意境深遠,功底深厚,造型端莊、見解獨到,所制紫砂陶器款式之廣至今無人能夠企及!”
漢棠先生從藝60多年,共設計、創作紫砂作品300多件套,“裙花提梁壺”、“菱花提梁壺”、“龍宮寶燈壺”等精品,成了他的代表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潛心創作的250余種花盆,世稱“漢棠盆”。“十五頭嵌銀絲咖啡具”為中國故宮博物館收藏,“漢棠石瓢壺”被中國歷史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院、無錫市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比利時皇家博物館收藏,“微型什錦壺”被香港茶具文物館收藏。
漢棠先生的作品,有“一壺千金”之贊譽。一把壺往往價值幾十萬元。對此他曾說:“藝人不要向‘錢’看,而要向‘前’看。對于傳統要尊重,要深入鉆研,才能打下扎實的根基。承襲傳統并不可恥,重要的是能在承繼之中,推陳出新,并賦予作品新的時代意義。”
近年來,他正將自己親手制作的、散落在境內外的壺藝作品一件件往回收。徐漢棠先生說:“我現在不斷地回收自己的作品,目的就是為后代留下一些紫砂遺產,讓他們仔細鉆研琢磨前人技藝,只有這樣,紫砂藝術才能歷久彌新,不斷創造歷史新業績。”徐漢棠先生的一席真言,正如他的藝德一樣,芳香酣美。
宜興紫砂是一篇永遠也做不完的大文章,有了漢棠先生的境界,徐門新一代傳人,一定會讓這顆“東方明珠”,發出更耀眼的光彩。
【陳清法 漢棠石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