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壺、石瓢壺和仿古壺,我該怎么選
石瓢,西施,仿古,這三把紫砂壺各有千秋,前兩天,有壺友問到我,西施壺、石瓢壺和仿古壺我都很喜歡,我該怎么選啊?今天小福就專門為大家講講這三把壺的優點吧。
形容石瓢壺最多的就是“弱水三千,僅此一瓢”,而石瓢壺從經典到不斷的變換,演變出了不少的樣式,景舟,子冶,曼生,漢棠……甚至于石瓢還能和方器做到結合,但是也不論如何變化,石瓢的橋型壺鈕,和梯形壺身,三角把,都是亙古不變的。
而西施壺,一直被“圓潤飽滿,嬌俏玲瓏”等詞來形容,傳說中,最早身為浣紗女的西施,以一張驚為天人的美顏,使得魚兒停駐在其跟前,忘記了游水的本能,逐漸沉溺于河底。這個近乎于傳說的描寫,不僅使得西施在后世的稱頌中得以粉絲大漲,也使得“沉魚”這個極具古典之美的詞語得以流傳開來。是傳統壺形,但其嬌俏圓融的造型卻深得壺友們的喜愛,經久不衰。壺身圓潤飽滿,圓珠鈕、直短嘴、倒垂把,工藝到位,銜接自然。
仿古壺,由清代制壺大師邵大亨首創,據傳是以戰場上的戰鼓為創作原型。戰鼓擂起,千軍萬馬士氣激昂,沉著中有激勵、奮進之意。其壺身如鼓,飽滿鼓漲;壺肩伸張舒展,力度暗含;壺頸高聳挺拔,氣勢如虹;壺口子母線合一,平滑緊致;壺流自然奔放、壺把勻勢而起,整體靈動、張力十足。仿古壺的線條簡約流暢,仿佛只是匠人憑心而作、隨意為之;可能也正是那種坦然、淡泊的心態才造就了仿古沉著雍容的古意。以仿古壺品茶,看著它靜默樸素而神氣蘊藏,不由得生出澹遠曠達之懷。
關于三者而言,各有各的精妙之處,其實,如果你資金足夠充足的話,西施,石瓢,仿古完全可以盡收囊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