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全手工,做工到位的紫砂壺真實價值是多少?

一把全手工紫砂壺的制作流程
一把紫砂壺的制作流程主要由:壺型的設計,泥料的成本,燒制、整口、包裝、周轉等費用,手工費及損耗這幾個部分組成
紫砂壺的設計
時間的投入也是藝術價值被認可的有力保障,一把壺從設計樣稿到燒成出窯,有的要經歷數年之久,其中也許會因為設計不合理、媒介不恰當而數次修改。
制作一把全手工需要多長時間,是一個不了解紫砂壺的人完全想象不到的。
單獨從制作上來說,制作一把全手工的,少則10天,多則幾個月。
一、砂料的成本
砂料的成本比較好計算,按照原礦砂料一捆15000元計算,一捆30斤,差不多中品可以做25把,每把就是600元的砂料成本。
二、燒制、成品率、包裝、周轉等費用
2遍燒制、包裝以及中間周轉,都按最高值算,差不多每把400元。
三、手工費及損耗
手工費及損耗,這也是成本的大頭。舉個例子,一個做了20年壺的師傅,型體把控能力強,做工各方面都很細致,在制壺從業群體中排名靠前,他對自己的年薪要求是20萬,
一年刨去生病、活動、休閑等共工作340天,加上社保自己繳納,日薪也就是600元。一把型體到位、做工都很好的全手工紫砂壺,差不多要做3天,也就是1800元。燒制難免
有次品率,或者是自己不滿意要重做,損耗就算300元。此項一共2100元。
一個能獨立制作紫砂壺的藝人需要一個漫長時間去掌握紫砂泥料的性能、泥料的收縮比,吸水率、透氣性等等,普通人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研究明白。
具有過硬的制壺技術之后,光從制作的層面來說,造出一個紫砂壺坯子就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然后還需燒制。一個成熟的工匠制造出一個紫砂壺最少也需要10天的時間,這
10天還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制作工作中,否則時間還會更長。
如果算上構思和設計圖紙,加上制作的壺型較為復雜的話,制作一把紫砂壺花去幾個月是完全有可能的。
有人這樣定義手工的創造力——“手工高貴,是因為它產生的作品個性不可能百分百被復制。
就說紫砂壺手,拿起一塊泥團,他的心情、身體狀況以及拍打成型過程中每一次的手隨心動,都決定了最后完成的壺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