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刀”楊喜雨《百子圖壺》鑒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多子多孫、子孫昌盛一直是最美好的祝愿。中國古人的觀念中,子孫滿堂被認為是家族興旺的最主要表現,“周文王生百子”則是祥瑞之兆。百子圖亦稱百子迎福圖、百子戲春圖,“百”則有大或無窮的意思,更是將祝福、恭賀的良好愿望發揮到極致的狀態。
百子圖古來多用,上至皇帝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平民,都愿意在喜慶乃至平日用它,祈愿萬代延續、多福多壽。然百子圖的繪畫版你可能見得多了,紫砂壺上的雕刻版你可曾見過?“中華神刀”楊喜雨老師就經過自己的二次創作,將它搬上了紫砂壺。
壺身圓潤飽滿,壺蓋輕微隆起,皆是“百子圖”精彩呈現的舞臺。100個孩童三五成群,有取有散,或顰或喜,或博弈撫琴,或玩耍談天,形態名異、生動傳神。他們面部表情、動作神態無一相同,衣裾各異、風格鮮明,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眾小兒堆圍欄桿轉角,或執網捕蝶,或抱球欲拋,呼朋引伴,喧鬧聲幾欲耳聞
幾個小童手扶身抱,暗暗用力、互不相讓,似在摔跤為戲
草叢豐茂,坐者姿態各異;一小童正玩倒立,旁有小兒伸手相助,面露關切之情
一小兒側臥于地,手遙牽線放風箏;他衣袂上圖案鮮明,臉上神情自在安逸
人物多而不亂,比例協調、自然流暢,一副熱鬧歡騰、盛世中華的繁榮景象。亭臺樓閣、山石樹木襯于其間,大朵的牡丹開正艷,有動有靜、有松有弛,構圖十分巧妙。
楊喜雨老師筆法工整細勁,“筆墨”流動爽利,轉筆方勁、線條抑揚起伏,刻劃清晰精細,無論是衣褶毛發、枝葉棱紋還是眼角眉梢的神情,均惟妙惟肖、宛若天成。刀鋒過處,深淺自如,有濃墨重彩的大幅渲染,有輕描淡寫的細微刻劃,虛實結合;布局錯落有致,整體疏密相間。
陶刻
這款《百子圖壺》陶刻采用單刀刻法,是難度最大最深的刀法。一般應用于山水、花鳥、人物畫的刻繪及部分落款中。此刀法與毛筆的側峰相似,特別是工筆與寫意之間走刀,刀法表現空間寬、變化大,走刀時無論是順刀還是逆刀,提按起側、輕重徐疾、進退順逆、任意徑行。
山石可分頓挫、深淺、輕重,線條轉折及線面表現在一刀中完成,生動、簡練、傳神。樹木花草注意線條剛與柔、線與面的變化,起刀收筆不忘骨法用刀理念,老干與新枝的處理、花卉的特征、花瓣與葉的表現刀法都有不同的變化。人物刻繪一要人體結構準確,二要背景構圖安排適當,人物的形態、衣紋刻繪要簡練準確,運刀要瀟灑脫落,謹防俗與匠氣產生;刻刀表現衣紋時要注意線的變化,避免刻線一樣粗細單薄,缺少變化,索然無味。
楊喜雨老師精于篆刻刀法,再結合陶刻技法,加之紫砂器本身具有的材質與造型的美感,多角度地將繪畫、書法與壺體協調、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寫意畫與工筆畫完美地表現在紫砂作品上,完整地表達出創作意圖。在工筆畫中,無論是人物還是花鳥,都力求于形似;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作品猶如躍然壺上,仙壇之器,壺生鳴色。
《百子圖壺》人物多達100個,還有花鳥、山石、草木、樓閣等多種點綴,如何在宛轉起伏的紫砂壺體上構圖、布局得恰到好處,就是一大難點;再加上細密繁復的一刀一刀刻繪,楊喜雨老師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難以計數?!暗犊v潛思、參與造化”,在下刀前他胸有腹稿,大膽落刀、細心收拾,隨機應變、刀刀相隨,終貫通一氣,將自然界的生機勃勃、孩童生活中瞬間的動勢緊緊抓住,氣韻生動、意境無窮。
《百子圖壺》以繁復的細致美表現出作者高超的繪畫水平和藝術功底,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楊喜雨
業內公認的“中華神刀”
2008年宜興手工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楊喜雨老師被譽為“中華神刀”,身懷絕技,紫砂刻繪設計與創作堪稱一絕。自幼受紫砂藝術熏陶,從藝期間得到多位大師的指導,對紫砂藝術不斷地鉆研、探索,廣泛探究古今中外名種藝術,對紫砂有著很深的感情。
他刻壺技法全面,刻繪作品古樸中求新穎,典雅中求豐逸,神、型、韻、采兼優,刀法犀利精道,具有筆墨風骨之魂。其刻繪活靈靈現、充滿生命力,引人無限遐想,極具文化品味。在他手中,那些山石、鳥獸、人物、花樹似乎都有生命,而不只是把書法、圖案簡單搬移到壺體之上;它們在紫砂壺上鮮活地“游弋”,仿佛隨時都能動起來。
楊喜雨對傳統書法繪畫藝術、紫砂陶刻藝術非常癡迷熱愛,大量探究中國水墨傳奇經典,吸取營養,取百家之長延展出自己的紫砂陶藝。他的工筆刻畫極致精道,工整細致描寫入神,完全做到“有巧密而精細者”,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他善于求教、用心揣測,“知不足而求索”是楊喜雨的創作風格,創作中的他專心致志,“禪在書畫中,書畫在心中”。
如今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審美需求和把玩需要,一把紫砂壺若配以名家大師的精美繪畫陶刻,其市場收藏價值也水漲船高,升值潛力極大。對楊喜雨老師來說,無論是制壺還是刻畫,作品都能滿足收藏的條件與水準,十分難得。
2008年 《瓊樓青韻壺》獲宜興陶瓷傳統制陶現場操作大賽一等獎
陶刻掛盤《跨虎神女圖》榮獲宜興陶瓷職業陶刻大賽一等獎
2009年被宜興市總工會、宜興市勞動社會保障局授予“宜興市技術能手”稱號
2011年《清明上河圖》榮獲首屆“東方明珠杯”全國工藝美術傳承與創新優秀作品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