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館館藏——謝永新《?方四步舞?》
在業界有名氣的紫砂老師的作品,大多數都會被國家知名博物館收藏,當然我們福道堂合作的方器制作名家謝永新老師也不例外,比如說謝永新老師的這件《舞步四方》紫砂壺(曾被北京博物館館藏)。
《舞步四方壺》由謝永新手制、楊喜雨刻繪,一壺兩證書,極具收藏價值。
造型設計沉穩而具動感,古樸中見新意,極盡方器之精髓特色與詩畫雅意,2019年此壺型被北京博物館永久收藏,壺型上斂下豐、飽滿盈動,轉折合度而有力,直線與曲線碰撞交融,打造出莊穩端穆卻又飄逸靈動的觀感。嵌蓋與壺肩的四方輪廓線層層疊疊,或凹或凸、形式多變,視覺效果豐富
整體繁簡得當,設計中頗見匠心,正面刻繪的山川曠野壯麗疏朗,大幅筆墨中,處處可見小節工整細膩。遠近濃淡、著色深淺,如水墨精妙,“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金石之韻別有雅意。匠人巧思與書畫藝術珠聯璧合實屬不易,此作復歸于樸,精巧而不失古意。
細細把玩,造型之美與書畫陶刻渾然天成,是不可多得的賞藏佳作。
謝永新,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首屆景舟杯銀獎獲得者,兩屆全手工大賽金獎獲得者。謝永新1969年出生于陶都宜興,畢業于中國工藝美術學院高級研修班,80年代末進紫砂工藝廠從事紫砂壺創制工作,深耕行業二十余載。他專攻方器制作,亦擅長絞泥技法與冰紋裝飾。
2008、2009年參加江蘇省陶瓷藝術實訓基地全手工制陶比賽并連續兩年獲一等獎,先后被授予“優秀中青年陶藝家”、“紫砂制作藝術傳承人”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連汪寅仙亦對其贊賞有加。
在精修壺藝的同時,他對泥料的選擇也有高標準。與業界首席泥料收藏家合作,所有作品均采用稀缺原礦紫砂泥料手制。這是他對自己于藝術上的一份執著,也是對藏家的保證和承諾。
部分榮譽
2008年《冰紋提梁》榮獲宜興全手工制陶大賽一等獎,《四方觚棱壺》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9年《詠馨提梁》榮獲宜興全手工制陶大賽一等獎
2010年《詠馨提梁》在第十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1年《六方井欄壺》在第四屆中國南寧國家級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銀獎,并被安徽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5年《化蝶壺》獲景舟杯制陶大賽中級組銀獎
楊喜雨,國家工藝美術師,全手工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有“中華神刀”美譽。
楊喜雨自幼受紫砂藝術熏陶,從藝期間得到多位大師指導,對紫砂藝術有著很深的感情。他刻壺技法全面,作品古樸中求新穎,典雅中求豐逸,神型韻采兼優,刀法犀利精道,具有筆墨風骨之魂。
在他手中,那些山石、鳥獸、人物、花樹似乎都有生命,而不是把書法、圖案簡單搬移到壺體之上;它們在紫砂壺上鮮活地呈現,仿佛隨時都能動起來。
楊喜雨對傳統書法繪畫藝術精研頗深,不斷從中國水墨傳奇經典中吸取營養,取百家之長延展自己的紫砂陶藝。他的工筆畫極致精道,工整細致描寫入神,完全做到“有巧密而精細者”,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精湛的技藝使楊喜雨在業內廣受贊譽,被稱為“中華神刀”。
部分榮譽
2008年《瓊樓青韻壺》獲宜興陶瓷傳統制陶現場操作大賽一等獎
2008年陶刻掛盤《跨虎神女圖》榮獲宜興陶瓷職業陶刻大賽一等獎
2009年被宜興市總工會、宜興市勞動社會保障局授予“宜興市技術能手”稱號
2011年《清明上河圖》榮獲首屆“東方明珠杯”全國工藝美術傳承與創新優秀作品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