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龍抬頭,鴻運當頭 | 紫砂“龍”壺大盤點!
時間:2023-02-21 來源:紫砂文化
今天是農歷二月二,傳統稱作“龍抬頭”,又叫做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等。
魚化龍是紫砂經典名器,以龍魚互變的民間故事為藍本而創造,在小小砂壺之上生動演繹出魚在浪間幻化為龍的精彩瞬間。
壺身波濤翻滾,魚麟、龍麟若隱若現,祥云環繞,紫氣氤氳。壺蓋上的龍頭猶為有趣,隨著壺身傾倒而伸縮自如,龍頭中的舌頭亦可活動,活潑靈動。
《龍頭八卦一捆竹》壺將竹元素、傳統道教元素與龍圖騰相結合,堪稱“神作”。
一捆竹枝相縛,細數有64枝,圍成筒狀;腰間又以竹系之,壺蓋運用易經文化,太極圖繪作壺鈕,龍頭化為壺流、壺把,威風凜凜。
龍旦壺嬌俏可愛,像一枚真正的“蛋”。因詩經中有記載,龍的九太子貔貅就是從龍蛋中破壺而出的,所以紫砂藝人就為它取名為“龍旦”,寓意其身出龍門、辟邪招財,吉祥美好。
龍帶壺名稱里有一個“龍”字,卻與龍沒有直接的關系。龍帶壺的壺身有一條裝飾帶,寬窄適度、對稱,像皇帝腰間的玉帶,故名“龍帶壺”。
它將幾何圖形與筋紋器型相結合,簡練大方又不失莊重氣勢,極為古樸大氣。
老話常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今天大家都去理發了嗎?不喜歡理發的朋友在家盤“龍”壺,喝好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
“二月二,龍抬頭”,說到“龍”,中國自古以來都把它作為精神圖騰,是傳統文化中至關重要的形象與精神。勤奮善思的紫砂藝人們,很早就將“龍”元素與紫砂文化相融合,創作了多款與“龍”有關的器型,大家了解到的都有哪些呢?小福先來分享幾個!!!
魚化龍魚化龍是紫砂經典名器,以龍魚互變的民間故事為藍本而創造,在小小砂壺之上生動演繹出魚在浪間幻化為龍的精彩瞬間。
壺身波濤翻滾,魚麟、龍麟若隱若現,祥云環繞,紫氣氤氳。壺蓋上的龍頭猶為有趣,隨著壺身傾倒而伸縮自如,龍頭中的舌頭亦可活動,活潑靈動。
魚化龍將傳統神話故事濃縮提煉,明高明《琵琶記》中有云,“但愿魚化龍,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宮”,寓意著平步青云、獨占鰲頭,是壺友爭相典藏的佳器。
《龍頭八卦一捆竹》壺將竹元素、傳統道教元素與龍圖騰相結合,堪稱“神作”。
一捆竹枝相縛,細數有64枝,圍成筒狀;腰間又以竹系之,壺蓋運用易經文化,太極圖繪作壺鈕,龍頭化為壺流、壺把,威風凜凜。
《易經》有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一把小小砂壺之上盛裝天下乾坤,又得龍之祥瑞,美學與自然相生相映,妙處無人能及,是十大經典壺型之一。
龍旦壺嬌俏可愛,像一枚真正的“蛋”。因詩經中有記載,龍的九太子貔貅就是從龍蛋中破壺而出的,所以紫砂藝人就為它取名為“龍旦”,寓意其身出龍門、辟邪招財,吉祥美好。
清吳鼎梅《陽羨茗壺賦》中說,“圓者如丸,體稍縱,為龍旦”。龍旦壺通體為上斂下豐的蛋狀,光滑圓潤,造型簡約而氣度不凡。
龍帶壺名稱里有一個“龍”字,卻與龍沒有直接的關系。龍帶壺的壺身有一條裝飾帶,寬窄適度、對稱,像皇帝腰間的玉帶,故名“龍帶壺”。
它將幾何圖形與筋紋器型相結合,簡練大方又不失莊重氣勢,極為古樸大氣。
除了這些傳統壺型,還有很多紫砂藝人將龍元素附加到諸多壺型之上,或捏塑、或雕刻,以不同的形式來傳達國人對“龍”以及龍所代表寓意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