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壺是這樣挑選出來的
都知道紫砂壺泡茶好,而且好壺賞心悅目,不僅給人以味覺上的享受,還給人視覺乃至心靈上的享受。經典的壺型很多,新壺型層出不窮,制壺者又是如此之多,如何挑選一把屬于自己的好壺,確實令很多人糾結。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很好的選壺建議。
壺藝泰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曾在他的《壺藝說》一文中指出:“一件佳美作品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結構、精湛的制作技巧和優良的實用功能。”
一件好的紫砂壺,在形象上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千變萬化、精思妙想,不但要講究形式的完美,還要形、神、氣、態兼備,才能使作品氣韻生動,顯示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一件好的紫砂壺,在做工方面是非常講究的。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面的過渡轉折清楚、流暢外,還要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藝水準。
【陳宏林《笑櫻竹節》】
泥,指制壺用泥的品質,好的紫砂泥應具有“色不艷、質不膩”的顯著特性。
形,即壺的形象,紫砂壺的造型應以能表現“古拙”感的為優選。
款,即壺的款識,一是鑒別壺的作者是誰,二是欣賞鐫刻的詩詞、書畫及印款等。
功,指壺藝的功能美,有別于實用功能的訴求點。
一件好的紫砂壺,在實用方面一定是很優秀的。壺的容量是否合適,壺嘴出水是否順暢,壺把執握是否舒適,等等,是選壺時首先要留意的。只有使用時感到舒適,才會愉悅身心,百玩不厭,讓人珍愛有加。
【盧寧剛《寶蓮》】
先明確幾個問題
你打算用這把壺泡什么茶,幾個人喝,這樣就可以基本確定容量了。價位,也就是你打算買多少錢的壺,明確以后可作為標尺,上下不可浮動太多。
切記:莫貪便宜!一分錢一分貨, 紫砂壺同樣如此。
選壺要點
初次買壺,以實用為主,不要太在意什么泥料的,因為通常你是不太懂這些的,只要是真正的紫砂即可。也不要考慮作者的職稱、是否家傳等藝人背景因素,這些是玩到一定程度時才考慮的事情。考慮有無自己非常喜歡的器型,比如西施、石瓢等經典器型。如果有,按圖索驥。如果沒有,那就隨自己喜歡挑。但盡量以光貨素器為主,這對你了解紫砂泡養的變化很有幫助,同時,省去了裝飾,壺價或可便宜些。
【孔小明《含苞待放》】
看中一把壺,作為新手,莫急購買,如果有時間,可多看幾次,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很喜歡。有一條金科玉律,那就是好壺是耐看的,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喜歡。這樣的壺才是你的選擇。如果身邊有高手或懂行的,則省事很多,可以請他和你一起去挑壺。選壺的時候,不要考慮太多,諸如出水一尺不散花,嘴不流口涎等等,這些都是次要因素,只要不影響使用即可。所謂的“三點一線”,也就是壺嘴最高點、壺口最高點和壺把最高點在一條直線上,也不必過于追求,因為畢竟是手工藝品,有一點點偏差也屬正常,只要不影響整體美觀就好。
真正的紫砂壺是可以通過眼睛和手感受出來的,觀之色澤沉穩,不艷不膩,雖有一定光澤,但應隱隱之如隔薄霧,由內而外,而非賊光。表面砂感明顯,有層次感,顆粒若隱若現,以手撫之細而不膩,愛不釋手。如果你是新手,不要試圖用壺蓋或者子口去敲擊壺身,這個行為是店家最為反感的,一但出現破損可就不好說了。在你不具備辨別能力的情況下,這種挑壺方法對你沒有任何意義。
【盧永強《葵仿古》】
選壺的時候,最佳辦法就是首先把壺蓋取下,子口向下(防止滾動跌落)輕輕放置在安全地帶,這樣,你就可以安心地拿著壺身顛來倒去地觀察,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莫受身筒成型工藝的影響,也就是常說的純手工、半手工。新手入門階段,只要是手工制作就行,太糾結于此只會增加你的煩惱,也極容易受到蠱惑,反過來就會影響你的正常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