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價”到!福道堂紫砂女神精品呈獻
福道堂紫砂祝女神們節日快樂!永遠青春,魅力一百分!
自古巾幗不讓須眉,紫砂界的女神們亦如是。她們挽起長發、洗凈素手,潛心沉醉于紫砂陶藝中的認真,絕不亞于男性;甚至她們將更多的細膩、溫婉融進紫砂創作,使紫砂工藝多了一份別樣的風情。
何其仙
國家工藝美術師
國大師程輝、省大師沈建強高徒
四屆全手工制陶大賽冠軍獲得者
筋囊器實力派高手
何其仙自幼喜習壺藝,1981年進入紫砂工藝廠,拜師筋紋泰斗沈建強學藝。進入方井紫砂研究所后又在程輝先生的長期督導下,練得一手過硬的制壺技巧。從藝三十余年,她功底深厚,猶擅筋囊器制作,作品線條流暢、富有神韻、個性十足,深受國內外壺藝愛好者好評。
何其仙深愛紫砂,從未停止過深入鉆研紫砂藝術的腳步。她力圖用原創的設計、過硬的技藝、深厚的內涵來表現出紫砂獨有的魅力。作為中青年優秀陶藝家,何其仙一直在思考,如何繼承前人的優良傳統,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她會特別留心收集傳統筋紋器歷史名作照片,從中揣摩、思考前人的創作精華,并為己所用。
將傳統圓器與筋紋壺式相結合
有線圓的大氣渾厚之度
更兼筋紋的規整韻律之感
二者巧妙融合
靜圓中有流動
將線條美表現到極致
蔣泉芳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2009年全手工制陶大賽冠軍
研高陳洪平高徒
潛洛百年蔣氏家族傳人
宜興丁蜀潛洛村的蔣氏家族,在宜興有著響亮的名譽,明清古龍窯時代即有很高的名望。蔣氏世代以紫砂為業,有資料可佐的蔣氏紫砂至今已有上百年傳承史。蔣泉芳自幼受家族熏陶,隨父蔣盤林學習全手工制壺技法,后拜師研高陳洪平,同時經常得到姑媽蔣蓉大師的藝術指導。她的作品構思嚴謹、端莊典雅,繼承傳統又不失個人風格,廣受各界人士的賞識與珍藏。
2000年蔣泉芳與丈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馬永強)創辦了“永壺軒”工作室,共同致力于紫砂事業發展。她們都很注重與當代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合作,從中汲取更多的靈感,也為創作激發更寬廣的思路。這使得蔣泉芳的作品都流露出一種文藝氣息,雅致、脫俗,給人以比較高品位的藝術享受。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點滴心事是否隨云聚、隨云散,
乘風而去無影蹤?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順勢而為、坦然而對
這種空靈之境 心向往之
王月玲
國家助理工藝美術師
師從高級工藝美術師袁國強
青年實力派陶藝家
1981年出生于陶藝世家,受地域文化的影響,兒時就迷上了紫砂造型。學校畢業后,先隨母親學習制壺技術,后拜師高工袁國強學藝,加之自己的興趣、志向、勤奮跟鉆研,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在學藝道路上,又時常受到袁國強恩師、研究員級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何道洪的藝術指導,技術不斷增進,作品常斬獲大獎。
王月玲擅制方器,作品主要風格為線條流暢、點線面挺闊,氣韻清靈,意向飄逸,造型純樸、古樸清秀,深得藏家好評。她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的知識,工作后在南京經貿學院藝術系、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函授學習深造,工藝和理論都在不斷提高。近幾年,受宜興陶協的委派,先后在廣州,杭州,上海,青島,等地作現場操作表演,多家媒體相繼報道,獲得好評。
圓珠不見“珠”
通身見圓意
身扁而挺拔向上
轉角圓融柔滑、酣暢淋漓
朱泥色如春花嬌艷
壺表褶皺細密
可賞、可玩之佳器
邵莉
國家助理工藝美術師
省大師、研高邵順生愛女
清代制壺名家邵大亨第七代傳人
邵莉出生于陶藝世家,自幼嚴承家學,迷陶醉砂。先祖邵大亨之作以渾樸見長,在其父邵順生的指導下,她的作品傳古而不泥古,融會貫通,博采眾長,以精巧取勝;細膩內秀、疏放有度,有大家之風而又不失靈氣。
壺身六棱分塊面
凹凸明暗光流轉
蓋如花朵覆壺
飽滿鼓漲、鮮活分明
蓬勃而又溫婉動人
陌上人如玉
君子世無雙
女王“價”到
怎可無“禮”!
女王節下單均有好禮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