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上新︱一把民國綠泥的新作紫砂壺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夏天,相信很多人都會說“綠色”。綠色系,無形中就給人一種清涼、涼爽的感覺,給人的感覺也不會特別的厚重,更顯文藝清新一點,很適合夏日。今天帶大家看一把與夏日絕配的紫砂壺。
整體造型采用清代漢扁的形式,壺體圓融,肩部圓滑,蓋邊呈弧線處理。流把鈕以及壺體的裝飾取材于自然,巧妙地展現了自然之美。壺身上有仿佛驟雨墜落,雨打芭蕉的景象,充滿了自然的趣味。壺體造型圓潤柔和,蓋邊呈弧線處理,使得壺口蓋與壺身結合得非常緊密細致。壺體的裝飾部分取材于自然,化于自然,巧妙地展現了自然之美。
雨中棲猴,神態靈動寧謐,暗示著細雨紛飛、芭蕉青翠的背景。猴子的造型生動,老猴在觀察周圍的情況保護小猴免受雨淋,芭蕉葉使他們得到了庇護。小猴的臉部表情稚嫩、天真無邪,栩栩如生。
緊扣著“聽雨”二字,壺蓋上的兩只猴子躲雨,仰望天空的神情栩栩如生。這樣的表現手法頗具唐詩中對意境描寫的韻味,給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整個作品的造型圓潤柔和,將聽雨的意境簡化成一個片段,賦予了紫砂生命和韻味。
整個作品非常注重形態與意境的統一,寓情于壺,寓景與壺,神與韻完美結合,既有天然之韻,又有精致的手工趣味,形象生動別致,意蘊悠久,值得深思。這體現了作者獨特的個性風格,也展示了高超的藝術修養和制作工藝水準。
戴駿陽以花器見長。這件作品通過紫砂的表現手法展現了田園情趣和工藝美感。它以小動物為創作素材,緊扣著“聽雨”二字,通過壺上裝飾的小動物“躲雨”、“戲雨”的場景,引發了觀者對于“雨”的想象。整體造型圓潤,裝飾精致,形象生動別致,意境深遠。
整個作品展現出了十分可愛的自然趣味,流露出濃濃的溫情。這件作品展示了作者獨特的個性風格,體現了高超的藝術修養和制作工藝水準。
戴駿陽
1990年出生于宜興丁蜀,美術設計專業畢業。師承紫砂名家唐科,從事紫砂行業12年之久。
藝術之路及作品特色
在恩師指導下學習傳統純手工制作技法,從傳統光素器制作開始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后轉作花器并對花器有著很強的領悟與創作能力。作為新生一代的紫砂陶手,虛心向前輩求教學習且敢于嘗試,在當下的環境之下默默無聞認真做壺,不受外界干擾全身心投入紫砂創作之中,重點是一位全能型陶手,光素器方器筋囊器都熟練掌握,在花器方面尤為出眾,是年輕陶手中潛力無限的一位,在現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全能尤為可貴,是值得關注的一位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