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土腥味該如何去除
新買的紫砂壺或蓋杯之類,注入熱水往往能聞到一股土腥味。
從材質上說,紫砂是一種粉砂質沉積巖。其組成為石英—高嶺土--云母三元系復合體。化學組成與陶土很相似,只是鋁硅比有所差異。還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我們平時所說的土腥味主要是其中的高嶺土及鐵質造成的。紫砂在宜興叫“五色土”、“富貴土”,在北方叫“紺紫土”,是土就會有土腥味。有人說瓷器也是高嶺土作的,為什么沒有土腥味?那是因為瓷器上了釉,紫砂器是介與瓷器與陶器之間的一種“炻器”。其獨特的優越性就在于其透氣性,因為有透氣性,所以也會帶來一定的土腥味。
紫砂與瓷器的另一個不同在于,紫砂為半燒結體。即為了保留紫砂的透氣性,在燒成過程中紫砂只是表皮燒結,可以說燒結程度越高,土腥味越小,透氣性也越差,反而影響了紫砂的功能美。
供春 王月玲
去除紫砂壺新壺的土腥味其實也是一個開壺的過程,取一干凈無雜味的鍋子,將壺蓋與壺身分開置于鍋底,徐注凈水使高過壺身,以文火慢慢加熱沸騰。此步驟應留意壺身和水應同步升溫加熱,切勿像某些書上所載,將壺身驟然置入沸水中。待水沸騰之后,取一把廉價的茶葉(通常采用較耐煮的重焙火茶葉)投入熬煮,數分鐘后撈起茶渣,砂壺和茶湯則繼承以小火慢燉。俟二、三鐘后,以竹筷小心將茶壺起鍋,凈置退溫(匆沖冷水)。后再以凈水沖刷壺身內外,除盡殘留的茶渣,即可正式啟用。
這種水煮法的主要功能除了去蠟醒壺外,亦可讓壺身的氣孔結構,藉熱脹冷縮而開釋出所含的土味及雜質,一是去除土腥味,二是去除“火氣”,三是浸入茶香。若施行得宜,將有助于日后泡茶養壺。
土腥味是紫砂壺與生俱來的東西,不必大驚小怪。只有味道大小、多少之分。味道大有兩種可能,一是燒結程度低(欠火)。二是材料中“土”的成份多,“砂”的成分少。完全沒有土腥味的紫砂壺購買時反而應該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