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實的仿生——紫砂花器
紫砂花器因其是最真實的仿生受到眾多壺友的喜愛。而花器都有哪些特點,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魅力?且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花器”共可分為三大類:“樹木形壺”、“花果形壺”、“動物形壺”。花器,無論是將物象設計成壺的整體,或是在光器的流、把、蓋、鈕、足等局部運用雕、鏤、堆、捏等手法,將自然形體變化為造型構成,都要求寧簡勿繁、主次分明、視覺和諧、夸張適度、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并盡量妙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
其次,紫砂花器是一種貼近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生活民族,中華傳統文化也是充滿氣息的文化,紫砂作為一種藝術離不開生活。在紫砂器中,花器是最能表現生活的一種形式,供春的樹癭壺表現了一個實實在在的自然物體,分卷葵表現是一個特有的自然現象,魚化龍給予人們一個美麗傳說,松竹梅體現了人們一個高雅的追求。
朱可心老人的報春壺,以“心”形為體,梅干為嘴,壺身嫩枝曲伸,梅花朵朵,確是一副報春圖。這些紫砂花器中的代表作,生動地再次了中華民族的生活畫卷,也充分說明了傳統的紫砂花器深深扎根于民間生活,是民族性的東西屬于民族的東西必定有著扎實而廣闊的基礎,也必定有著強勁的生命力。
同時,紫砂花器有著豐富的藝術手法,紫砂器作為一種泥巴藝術,其存在形式,決定了紫砂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而花器的表現形式又更加豐富,如捏、塑、雕、琢、貼、噴繪、印板、鑲、嵌、紋、調砂、鋪砂等。供春壺的成型,體現了一種捏的藝術,生動的壺體表現的皺皮,捏的自然,圣思杯卷曲的桃葉、成熟的桃子、多變的枝干,融入了堆、雕、貼、刻等多種技藝;風卷葵不規劃的線條,縱橫交錯,疏密有致,顯示了整體的布局功力,給人以美感。
這大概便可稱為最真實的仿生——紫砂花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