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建盞有何難度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方法,木材是燒窯最主要的燃料,燒制瓷器時罩住瓷胎,將木灰與火隔離開,避免與之直接接觸,使產(chǎn)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柴燒作品體表的色澤完全來自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藉由自然落灰留在作品上形成一種自然落灰釉,燒制過程留下的火痕,也為作品構(gòu)成人工難以達成的美妙紋路。
柴燒建盞釉斑雖然沒有電窯燒制現(xiàn)代油滴表面的華麗;但是柴燒盞的單調(diào)中細賞微妙豐富內(nèi)在美襯托出古樸韻味。
復(fù)古油滴束口盞 陳春華
品茗時,柴燒建盞有一定水質(zhì)軟化,變得甘爽無比奇特功效。這些效果只有柴燒建盞才能突顯出來。
柴燒盞在燒制過程中需要不斷加柴,導(dǎo)致了溫度忽高忽低,氣泡大小不一,均有一定的層次感。日常飲茶中,柴燒茶碗比其它窯爐燒制的茶碗器型釉面厚樸。胎體油潤、自然細膩,因為選用富含油脂高的松柴燒3天3夜,所以不干澀、不呆板。
人們在討論建盞價值的時候,主要看的是兩個方面——美觀程度、燒制難度。釉面花紋越奇特,燒制難度越大,價值就越高。
鷓鴣盞 李昌海
1柴窯燒制非常不易恒溫控制
完全用木柴升溫,因此柴窯燒制時間長;燒制時間長,還原焰時間也長。燒制匠人需要在白天和晝夜進行還原焰燒制,而龍窯柴燒過程需要不斷的加柴,溫度升溫快,降溫也快,還原焰溫度也不易控制。
2燒制柴窯需要大量木材
按照目前來看,柴窯燒制全部以松柏木為燃料。萬斤松柏枝燃燒時釋放的柏油及混合物附著在器具上形成的釉色,珍貴天然,不帶一點化學(xué)顏料。約7噸松木才能燒出一窯,火候也極難控制。
3燒制時間長
一般柴燒一窯需要燒48小時以上,對作品要求較高的創(chuàng)作者往往會燒到60個小時以上,至少需要燒掉4噸以上的木柴。幾個人不眠不休輪流添柴,還要注意控制溫度,既是技術(shù)活又是體力活。
星云盞 黃美金
4柴燒的成品率很低
柴燒靠天緣,稍有不慎,整窯作品就可能心血白費。一窯柴燒成品率不足30%。精品難得,由于不可控因素較多,成品率又低,優(yōu)質(zhì)的柴燒盞與其他大師作品一樣,在市場上數(shù)量極少,因為開窯之前,早就有燒窯師傅、大師的圈內(nèi)或圈外友人,守在窯旁,有的人一守就是3~5天,為的就是窯開時能一睹佳品。
建盞行業(yè)里有一句話叫“非大師,不柴燒”,既表達陶瓷匠人對柴燒技藝的敬畏,也從側(cè)面反映出柴燒建盞的難度和珍貴。柴燒建盞的釉面斑紋,雖然有時不及電窯、氣窯燒制的華麗,但其古樸、厚重、溫潤的美感,是其他窯燒方式無法企及的。